close

2015.04.04(晴)

P1080534.JPG   

吃過相當多的粿類美食,最愛還是媽媽的味道。

每年時至清明前夕,媽總會開始準備包艾草粿的工作,

吃一個粿不容易,從艾草的處理、粿皮、炒料、包餡、蒸煮,流程都自己準備,

忙活好幾天,為的只是成就「自己做最健康」,做粿辛苦,卻是媽最單純的愛。

P1080450.JPG P1080451.JPG P1080454.JPG  

平常包的餡料,不外乎豆干、香菇、蝦米、絞肉,菜埔絲,增加口感的話就會加點壓碎的炸麵筋,

P1080488.JPG  

每種餡料分開炒過後,再用大鼎一起翻炒調味。

P1080499.JPG  

完成後的餡料,可以直接配飯吃了(老闆請給我一碗白飯)

若包粿餡料還有剩下,可以拿來煎蛋,非常古早味。

P1080504.JPG   

粿皮前一晚要先磨糯米壓水,隔天加上處理好的艾草和些許糖一起揉勻,

機器揉的麵團會比較有彈性,也比較均勻,不過也不能磨太久,會過於軟爛。

P1080515.JPG  P1080525.JPG  

粿皮的顏色,端看艾草放的量多少,草多顏色就深,

我愛艾葉的微清香,也愛粿皮的濃米香,兩者和在一起,香味令人魂牽。

P1080516.JPG  P1080520.JPG  

粿皮如果不加艾草,就是傳統的客家大湯圓,

捏成菜包狀,就是客家菜包,一料多用,一皮多名,似乎挺有趣。

P1080524.JPG  

湯圓現包不灑麵粉,等等就可以下鍋,

新鮮的湯圓米香味濃,加上一把茼蒿和油蔥,超.好.吃.

P1080528.JPG  P1080531.JPG  

還沒蒸熟的艾草粿,顏色較淺,

我們一般用大燥大鍋蒸熟,蒸粿其間,要偶爾打開蓋子,粿的形狀較不容易扁塌。

P1080536.JPG P1080538.JPG  

蒸熟的艾草粿顏色會變深,放涼後,顏色更深,

艾草多的粿是天然的黑亮金色,入口盡是草香餡料香,不克制吃太多會飽一整天。

 

艾草粿是念舊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希望,好味道永遠在。

 

arrow
arrow

    joycejoyce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